借阅:1 收藏:0

ISBN/ISSN::7-105-06312-2

中图分类号:A811.64

出版: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4

简介:本书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的继承与发展做了历史的考察和逻辑的梳理。全书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内容上进行了归纳和阐述,而且对这些内容 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动因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责任者:青觉 著

载体形态:483页 23cm

附注:本著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分上下两篇。书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的社会动因;研究了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分析了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关系等诸多内容。

豆瓣作者简介: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话观形成的社会动因
一、历史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三、实践动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孕育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逻辑起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两大转变时期的民族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新民族观的天才设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诞生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二、《共产党宣言》等论著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革命运动中的丰富和完善
第一节 1848年欧洲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一、关于两种民族运动的理论
二、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的理论
第二节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殖民主义野蛮侵略亚洲的深刻揭露
二、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49
三、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亚洲革命和欧洲革命的辩证关系50
四、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亚洲国家的闭关自守,对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社会革命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1
第三节 波兰、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53
一、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对象、动力、途径和前途53
二、爱尔兰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土地问题57
三、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58
四、爱尔兰应建立单一的民主共和国59
五、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应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自力更生为主61
六、波兰、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与欧洲革命的互动关系62
第三章 巴黎公社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深化与拓展64
第一节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65
一、巴黎公社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发展65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民族纲领和原则67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国家结构形式71
一、坚持建立单一制的民主共和国72
二、联邦制是一种过渡形式73
三、实行地方自治与坚持单一制的民主共和国并不矛盾74
第三节 落后国家和民族的非资本主义之路77
一、对亚西亚生产方式的思考77
二、落后国家和民族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78
第四节 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83
一、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83
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87
三、民族发展的总趋势89
第四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91
第一节 帝国主义时代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特点92
一、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已经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92
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93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民族纲领96
一、各民族完全平等96
二、各民族有自决权99
三、各民族融合起来107
第三节 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道路108
一、坚持不断革命思想,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108
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112
三、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113
第五章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探索115
第一节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116
一、十月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证明116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发展117
三、被压迫民族的社会主义之路120
第二节 坚持民族平等,必须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124
一、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表现124
二、实现民族平等,必须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126
第三节 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民族主义129
第四节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132
一、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132
二、必须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133
四、必须对落后民族进行无私的援助134
三、必须关心各民族的利益134
第六章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贡献与失误136
第一节 斯大林对民族及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探讨137
一、对民族概念的科学界定137
二、对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探讨141
第二节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理论的贡献149
一、关于民族平等问题149
二、关于民族语言问题151
三、关于培养民族干部问题152
四、关于发展民族经济问题154
五、关于民族文化问题156
六、关于各民族自愿联盟问题157
七、关于反对民族主义的问题159
八、关于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民族积极性的问题162
第三节 斯大林在民族政策和实践中的失误162
一、大俄罗斯主义情绪久挥不去163
二、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名为联邦制,实际上推行单一制166
三、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民族问题扩大为阶级矛盾来处理168
四、搞个人独断专行,践踏民主与法制169
LWH下篇173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关于民族观念的演变173
第一节 历史上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173
一、中国古代民族概念的使用174
二、中国古代民族概念的内涵175
一、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没落177
第二节 20世纪初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177
二、中国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178
三、辛亥革命前中华民族观的演变180
第三节 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形成及其影响183
一、辛亥革命前后诸因素对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影响183
二、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形成过程185
三、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187
第八章 影响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诸多因素18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传播189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0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影响191
第二节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192
一、十月革命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192
二、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3
第三节 中国五四运动的巨大冲击194
一、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194
二、五四运动中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195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逐步形成(1921—1949)19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萌芽197
一、关于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初步理解197
二、对国际国内民族革命运动的认识198
第二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与中国民族问题199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200
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纲领202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204
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209
第三节 土地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纲领政策210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211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213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218
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225
第四节 抗日战争统一战线与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226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观点与民族纲领227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230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233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235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与民族纲领235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238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242
第六节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244
一、明确表明民族平等的原则(中共一大)244
二、提出民族自决的主张(中共二大)245
三、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平等、自主的权利(中共三大)246
四、制定民族革命运动决议案(中共四大)246
五、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萌芽(中共六大)247
六、提出民族问题的具体纲领(中共七大)248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不断完善(1949—1977)249
第一节 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250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原则与民族工作方针250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252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263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发展267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及其民族纲领政策267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其经验教训272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曲折发展275
一、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与民族纲领政策的扭曲和破坏276
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的民族纲领政策的维护与贯彻279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及其经验教训281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深入发展(1977—2003)285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286
一、解放思想,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平反冤假错案,纠正“左”的错误,恢复各级民族工作机构287
二、总结历史经验,认清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重申和恢复党的民族政策288
三、确立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289
四、重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289
五、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291
六、恢复民族识别工作,进行民族成分认定和更改工作292
七、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92
第二节 经济体制的转型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293
一、认清民族关系本质,采取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新办法294
二、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296
三、采取新的措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297
四、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99
五、制定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扶持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00
六、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的特殊问题,致力于党的大政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化30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302
一、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302
二、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307
三、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313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兴边富民”行动318
五、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322
六、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336
七、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340
八、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348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355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35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57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民族工作发展的方向358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现行理论与实践36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363
一、毛泽东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363
二、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369
三、邓小平的民族理论与民族纲领政策观375
四、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纲领政策观38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理论382
一、充分认识民族本质及其发展规律383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民族问题384
三、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88
四、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391
五、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394
六、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396
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398
八、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00
九、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402
十、积极稳妥地推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404
十一、加快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407
十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412
十三、尊重和保障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发展、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与改革417
十四、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19
十五、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42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实践成就429
一、民族平等团结进步事业蒸蒸日上430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逐步完善433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成就巨大434
四、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441
五、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取得重大成就444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继承与发展448
一、关于民族、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48
二、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1
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3
四、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5
五、关于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7
六、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0
总结: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逻辑总结463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463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472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历史地位476
参考文献478
后记484

目录:

导言
上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话观形成的社会动因
一、历史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三、实践动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孕育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逻辑起点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两大转变时期的民族思想
三、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新民族观的天才设想
第三节

馆藏部门 物理位置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卷期 状态 馆员代借
外借库八层 0184816 A811.64/7 0184816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2482位用户访问本系统